首页 > 软考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技术的使用,使数据信息在公共网络中的传输有了安全保障。A.数据加密B.CA认证C.数字签名D.数字

技术的使用,使数据信息在公共网络中的传输有了安全保障。

A.数据加密

B.CA认证

C.数字签名

D.数字信封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技术的使用,使数据信息在公共网络中的传输有了安全保障。A.数…”相关的问题
第1题
● (60) 技术的使用,使数据信息在公共网络中的传输有了安全保障。(60)

A.数据加密

B.CA认证

C.数字签名

D.数字信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图3-1是某制造企业网络拓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图3-1是某制造企业网络拓扑,该网络包括制造生产、研发设计、管理及财务、服务器群和销售部等五个部分。该企业通过对路由器的配置、划分VLAN、使用NAT技术以及配置QoS与ACL等实现对企业网络的安全防护与管理。随着信息技术与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融合,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为了防范网络攻击、保护企业重要信息数据,企业重新制定了网络安全规划,提出了改善现有网络环境的几项要求。 1.优化网络拓扑,改善网络影响企业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 2.分析企业网络,防范来自外部攻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定技术方案,降低企业重要数据信息的泄露风险; 4.在保证IT投资合理的范围,解决远程用户安全访问企业网络的问题; 5.制定和落实对服务器群安全管理的企业内部标准。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图3-1是某制造企业网络拓图3-1

【问题1】(5分) 请分析说明该企业现有的网络安全措施是如何规划与部署的,应从哪些角度实现对网络的安全管理。 【阂题2】(5分) 请分析说明该企业的网络拓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原有网络设各是否可以有效防御外来攻击。 【问题3】(5分)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请简要说明该企业部署IDS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该企业网络中部署IDS。 【问题4】(5分) 销售部用户接入企业网采用VPN的方式,数据通过安全的加密隧道在公共网络中传播,具有节省成本、安全性高、可以实现全面控制和管理等特点。简要说明VPN采用了哪些安全技术以及主要的VPN隧道协议有哪些。 【问题5】(5分) 请结合自己做过的案例,说明在进行企业内部服务器群的安全规划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包过滤技术是防火墙在()层中根据数据包头中包头信息有选择地实施允许通过或阻断。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冲突域是指在竞争使用公共传输介质的网络中,一个节点发出的数据帧可与其它节点发送产生冲突。 ()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数据交换技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路交换要求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一条实际的物理通路

B.电路交换的信道利用率高,是现有的公共数据网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

C.报文交换适用于实时通信

D.报文交换传输效率及存储空间利用率比分组交换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网络中传输的信息进行数据加密来保障其安全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在ISO OSI/RM基础上的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S/CMIP)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协议簇,网络管理应用进程使用OSI参考模型的(12)。

A.网络层

B.传输层

C.表示层

D.应用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47 )为了确定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是否被他人篡改,一般采用的技术是()。A )防火墙技术 B )数据

(47 )为了确定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是否被他人篡改,一般采用的技术是()。

A )防火墙技术

B )数据库技术

C )消息认证技术

D )文件交换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网络所采用的传输技术进行分类,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

A.广域网和城域网

B.广播方式和局域网方式

C.公共数据网和专用网

D.广播方式和点对点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CAN现场总线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信总线,当CAN信号传输距离在40 m

CAN现场总线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信总线,当CAN信号传输距离在40 m以内时,其最高通信速率为1 Mb/s,当信号传输距离在10 km以内时,CAN总线仍可提供 50kb/s的数据传输速率。网络上节点的数目主要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目前可达110个节点。

②通信的灵活性。CAN总线允许采用多主方式工作,网上任一节点均可在任何时刻主动向网上其他节点发送信息(不分主从),无需站地址等节点信息。事实上,通信取决于报文标识符进行(在CAN2.0A标准中规定了2032种报文标识符),采用报文滤波即可实现点到点、一点到多点或者全广播等多种方式通信,无需专门调度。

③通信的实时性。CAN网络上节点的信息可分为不同的优先级,从而能满足不同的实时性要求。

④通信的可靠性。CAN采用了非破坏性的总线仲裁技术,当多个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信息时,优先级较低的节点会主动退出发送,具有相对最高优先级的节点可以不受影响地继续传输数据,从而大大节省了总线仲裁时间,特别是在网络负荷很重的情况下也不会引起网络瘫痪。另一方面,CAN协议规定了采用短帧结构(比如一个数据帧内有效数据为8个字节),帧传输时间短,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每帧内有CRC校验及其他校验措施(适用于位数小于127位的帧)。当节点发现严重错误时,能自动关闭输出,使其他节点操作不受影响。

基于以上基本特征,请估算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数据帧最快可在多长时间内获得传输权限。请在150字以内简要说明理由并列出计算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